識字在動作和感知中進行
早教網(wǎng)幼兒園在對大班學生進行測試時,發(fā)現(xiàn)有一個班所有的小朋友都把“糖”字,念成“甜”。了解下來,發(fā)現(xiàn)原來小班時候,老師曾經在一次游戲中教孩子們認識“糖”這個字,教完后特地給每個孩子嘗了幾粒白砂糖以加強他們的印象,還特地問了小朋友“糖甜不甜?”當時孩子都說“甜”。于是,他們根據(jù)自己感受到的實實在在的“甜”,愣是把“糖”字認成了“甜”。
這就是孩子識字的特點,也是家長最需要了解的,學齡前兒童總是把抽象的符號與直觀的感受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通常小學生的識字從學拼音、記筆畫開始,但對學齡前兒童來說,很難接受這些抽象性符號。從該階段兒童的思維和認知特點出發(fā),應該是整合性、綜合性、參與性的。
實際上,幾乎每個家長在教孩子認字的時候都會發(fā)現(xiàn),“七”、“八”這類極其簡單的漢字,對不少上小班的孩子來說,認起來卻很困難。其實這也是和孩子的認知特點有關。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沒有數(shù)字概念,小班階段的孩子,一般能認識四以內的數(shù)字。而超出他們認知的“七”、“八”,對他們來說會因為難以理解而很難認識。同樣道理,很多幼兒都能認識“可口可樂”這四個字,因為他們平時接觸很多,喝了以后還印象深刻。而“party員”、“少先隊員”這些字眼,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說因過于抽象,學起來就比較難。
依據(jù)這個特點,家長可以設計一些游戲,讓孩子親身參加活動來構建漢字,與漢字進行鏈接,此時漢字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。不少幼兒園都做過同樣的一個游戲:簡單布置一個“菜場”,用文字和對應圖片陳列出一些簡單的蔬果,比如“青菜”、“蘿卜”、“土豆”等,當然種類不多,然后進行買菜游戲!澳阆胍裁?”“青菜。”“青菜多少錢一斤?”……在這個過程中,漢字在無意中被反復強化了,而孩子也會自發(fā)地注意這些漢字。一節(jié)課下來,有些字孩子已經自發(fā)地記住了。甚至沒有被念過的菜場的“場”也被不少孩子記住了。
張明紅說,所謂讓孩子在參與中學習,也不一定要特別設計游戲,其實在閱讀的過程中,在你講故事給他聽和他講故事給你聽的時候,在帶他進公園、商場玩的時候,和孩子就故事或者所見所聞展開討論,幫助他分析,說說你怎么看這個事情,社會上對此有哪些規(guī)則等等。這樣高質量的互動性質的親子溝通,是在給孩子傳遞大量的信息,也是在讓孩子通過親身參與,親身感知地進行學習。
|
郵箱:webmaster@vdolady.com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: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或建立鏡像,如有違反,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
2009-2010 Vdolady, All Rights Reserved. 津ICP備09005267號